別名 |
白葉刺根、鍋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頹子、白葉刺。
|
漢語拼音 |
yi w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胡頹子科植物福建胡頹子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福建胡頹子 常綠直立灌木,高1-2m。具粗壯長棘刺,刺長10-40mm或更長,刺基部有時著生花和葉,幼枝密被褐色鱗片。單葉互生;葉柄長4-7mm;葉近革質(zhì),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3-4.5cm,寬1.5-2.5cm,先端圓形,向基部漸窄狹,全緣,幼時上面密被銀白色鱗片,后逐漸脫落,下面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shù)深褐色鱗片;ǖ咨,被鱗片,數(shù)花簇生于葉腋成短總狀花序,花梗長3-4mm;花被筒短,杯狀,長約2mm,上部4裂,裂片與花被筒等長或更長,長達(dá)3mm,內(nèi)面無毛或疏生白色星狀柔毛;雄蕊4,花絲極短,花藥長圓形,長約1.5mm;花柱直立,無毛。果實卵圓形,長5-8mm,幼時密被銀白色鱗片,成熟時紅色;ㄆ11-12月,果期翌年2-3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空曠地區(qū)和山坡灌木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凈,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直徑1-2cm。表面暗棕色,具縱溝紋,栓皮易剝落。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皮部紅棕色,木部淺黃色。氣微,味微酸澀。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酸;微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fēng)活血;健脾益腎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活血藥;健脾益腎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跌打瘀腫;慢性肝炎;胃痛腹瀉;消化不良;腎虧腰痛;勞倦乏力;盜汗;遺精;白帶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0-60g。
|
用藥禁忌 |
《福建藥物志》:“孕婦禁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
科屬分類 |
胡頹子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