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1993,12(1):16 |
劑型 | 丸劑;散劑 |
藥物組成 | 梔子、訶子、紫草、紫草茸、茜草、文官木、白蕓香、草決明、紅花、瑞香、狼毒、黨參等19味。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淋巴結核。 |
制備方法 | 上藥制有丸、散兩種劑型。 |
用法用量 | 每次3g,日3次飯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本組治療淋巴結核102例中,男28例,女74例;年齡3-47歲;病程1-120個月。中除9例新患者外,其它93例患者均曾用過一種或多種抗癆藥物及中醫(yī)療法,中西結合療法未愈者。結核性炎癥者97例,膿腫液化型3例,潰瘍竇道型1例,混合型1例。療效標準:痊愈:癥狀和體征消失。好轉:癥狀和體征被控制縮。粍(chuàng)口未完全愈合者。無效:l個月治療無任何效果。結果:結核性炎癥型患者,痊愈78例,好轉19例;膿腫液化型3例,痊愈2例,好轉1例;潰瘍竇道型1例好轉;混合型1例好轉;有效率100%。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