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1,12(2):61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葛根20g,蒲公英20g,王不留行20g,柴胡30g,穿破石30g,銀花15g,救必應(yīng)15g,鬼羽箭15g,苦瓜干12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感染性高熱。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為500ml,分4次服,每次125ml。重者加倍服用。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感染性高熱88例中,男48例,女40例;年齡23-68歲;病程3小時(shí)至4日。中醫(yī)分型均符合溫病衛(wèi)、氣分癥狀。結(jié)果:體溫及白細(xì)胞檢查均恢復(fù)正常為痊愈,共66例;體溫降至38℃以下,白細(xì)胞趨于正常為好轉(zhuǎn),共18例;連續(xù)服藥2次,體溫不降或仍高于38.5℃者為無效,有4例;總有效率為95.5% 。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