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貴陽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bào)1990,(4):47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蒲公英30g,蛇舌草30g,生山楂30g,虎杖24g,敗醬草24g,透骨草24g,黃連10g,茵陳24g,制大黃15g,生苡仁15g,生甘草8g。 |
加減 | 痤瘡為米粒大至豌豆大小丘疹,色紅,頂端有黃色膿頭者加黃芩、蚤休;痤瘡發(fā)展成厚壁的結(jié)節(jié),質(zhì)地較硬者加三棱、莪術(shù)、皂刺;痤瘡增大,有囊性感者加大貝母、昆布、海藻;面部油膩發(fā)亮,皮脂較多者加茯苓、陳皮、苦參。 |
功效 | |
主治 | 痤瘡。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痤瘡201例,均為門診病例,其中男121例,女80例;年齡最大30歲,最小14歲,平均22歲;病程1年以下者52例,1-5年者122例,6年以上者27者。結(jié)果:痊愈122例,顯效45例,好轉(zhuǎn)2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94.5%,痊愈率為60.7%。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