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Ye ban xia
|
傣藥名 | 朋三那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馬蹄犁頭尖 Typhonium trilobatum(L.)Schott 又名:山半夏《云南中藥資源名錄》。
塊莖近球形或長圓形,密生長5~10cm,具多數(shù)須根的肉質(zhì)根。葉2~4,葉柄長25~35cm,下部具寬鞘;幼株葉片戟形,前裂片三角形,長達(dá)4cm,基部寬2cm;后裂片狹披針形,長3.5cm,基部寬5mm。多年生植株葉片寬心狀卵形,3淺裂或深裂,中裂片卵形或菱狀卵形,漸尖,有時具細(xì)尖頭,長10~15cm,寬6~11cm,側(cè)裂片斜卵形,長8~13cm,外側(cè)常耳狀外展,中裂片側(cè)脈約10對,斜伸,常分叉,集合脈2條,細(xì)脈網(wǎng)狀。花序柄長5~10cm;佛焰苞淡紫色帶綠色,內(nèi)面紫色,管部長圓形,長2.5~ 3.55cm,粗l~1.5cm;檐部長卵狀披針形,漸尖,長15cm以上,外面干時綠白色,內(nèi)面紫紅色,展開寬5~8cm。肉穗花序:雌花序短圓柱形,長約7mm,子房黃綠色,柱頭紫色;中性花序長2.8cm,下半部具花,上半部無花,中性花黃色,線形,長約7mm,卷曲;雄花序粉紅色,長1.2~1.7cm,粗約5mm;附屬器紫紅色,長圓錐形,具短兩,基部粗4~7mm,長5~12cm。漿果卵圓形。種子球形;ㄆ5~7月。
生于海拔650m以下的熱帶芭蕉林、灌叢、草地、荒地、路旁。分布于廣東、廣西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夏季采挖塊莖,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葉鮮用,隨用隨采。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麻、辣,性熱。有毒。入火、土搭。
|
功效 | 補(bǔ)土健胃,行氣消脹,通氣血,消腫拔毒。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塊莖煮透曬干研粉,每次開水送服3~5g。外用:塊莖或鮮葉適量,搗爛敷。
|
注意事項(xiàng) | 本品有毒,內(nèi)服不宜過量,外敷時間不宜長久。
|
附方 | 1.治“攏接崩短趕,冒開亞毫”野半夏塊莖(煮透曬干)、南千斤藤、石菖蒲各等量干品,研粉混勻,開水送服3~5g。(景洪市傣醫(yī)波溫囡驗(yàn)方)
2.治“阻傷”野半夏鮮葉適量,搗爛,加酒炒熱包敷患處。(景洪市名傣醫(yī)康郎侖驗(yàn)方)
3.治“兵洞飛暖龍”野半夏塊莖鮮品適量,搗爛包敷患處,30min取下。(是洪市傣醫(yī)波巖應(yīng)驗(yàn)方)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xiàn) |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