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Ye zi gen
|
傣藥名 | 哈嘛抱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為棕櫚科植物椰子的須根。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椰子 Cocos nucifera 1.又名:胥余《史記》,胥耶《漢書》,越王頭《南方草木狀》,椰(木栗)《臺灣樹木志》。
喬木,高20~35m。桿直立,不分枝,有輪狀葉痕。羽狀復葉,常20~30片叢生于莖頂;葉片長3~4m,寬1~1.4m;小葉片線形,革質;▎涡,雌雄同株;花序生自葉腋間,長可達2m;雄花較細小而多,生于花序上部,雌花較大而少,生于花序下部,或雌雄花混生;雄花左右對稱,花被3,雄蕊6;雌花花被6,子房3室。核果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而略呈三棱,長20~35cm,徑21~24cm,未熟時青綠色,成熟時暗褐棕色,外果皮較薄,中果皮為厚纖維層,內(nèi)果皮為角質,極硬,有3個基生孔跡;種皮薄,襯托著白色的胚乳(即椰肉);胚乳內(nèi)有一大空腔貯藏漿液;ê笠荒旯。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生于熱帶砂地上或氣溫較高的河流、溪谷兩岸較濕潤的平地。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及云南南部。
|
采收加工 | 挖取須根洗凈,切碎曬干備用。
|
藥材鑒別 |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淡,性涼。入四塔。
|
功效 | 補益四塔,催乳,鎮(zhèn)心安神。
|
主治 | 主治“多溫多約帕雅來,冒米想”(體質虛弱多病,乏力),“接腰賀號”(腰膝酸痛),“割魯了冒米喃農(nóng)”(產(chǎn)后乳汁不下,缺乳),“攏栽線栽歪”(心慌心悸)。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或燉服,20~30g;或泡酒。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1.治“多溫多約帕雅來,冒米想”,“接腰賀號”椰子根500g,泡酒1000ml,l月后服,每次20ml;蛞痈30g,燉雞或豬排服食。
2.治“割魯了冒米喃農(nóng)”椰子根30g,煎湯內(nèi)服。(1、2方出自景洪市名傣醫(yī)康郎侖驗方)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Bopaiah B M,et a1.C A,1988,108:34765s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