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Xing zi
|
維藥名 | 歐如克
|
別名 | 蜜西米西、再爾德 阿羅《明凈詞典》。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薔薇科植物杏的成熟果實(shí)。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杏Prunus armeniaca 1.[Armeniaca vulgarisLam.]
落葉小喬木,高5~10m。樹皮暗灰褐色或暗棕紅色,具縱裂紋。老枝淺棕褐色,皮孔較大,新枝淺紅褐色,光滑無毛,具眾多點(diǎn)狀皮孔;冬芽簇生,圓錐形,芽鱗褐色,花期多脫落。單葉互生,具長柄,炳長2.5~4cm,基都有數(shù)個(gè)腺點(diǎn),葉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5~9cm,寬5~8cm,先端具短尖頭,基部圓形成心形,邊緣有鋸齒,無毛或僅在脈腋間具短毛;ㄏ热~開放,單生于小枝端,無柄或柄極短;花萼圓筒狀,基部被疏短柔毛,萼片5枚,卵圓形,長4~6mm;花瓣5枚,卵形,長7~10mm,具短爪,白色或粉紅色,具3~5條紫紅色脈紋;雄蕊多數(shù),短于花瓣;雌蕊1枚,子房被柔毛,花柱長8~10mm。核果心狀卵圓形,徑3~4cm,略扁,其側(cè)面有1淺凹槽,黃色、橙紅色或淡黃白色,常帶紅星,微被短柔毛,果肉多汁,成熟時(shí)不開裂;果核圓形或橢圓形,略扁,質(zhì)堅(jiān)硬,黃棕色,內(nèi)含種子1枚;ㄆ3~4月,果期6~7月。
我國主產(chǎn)于新疆、黑龍江、遼寧、吉林、內(nèi)蒙古、寧夏、甘肅、河北、陜西、山西等地,國外大部分地區(qū)亦產(chǎn)。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冷涼干燥氣候,抗寒,能耐-25℃的低溫,抗鹽堿、耐旱、耐瘠薄。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為好。
栽培技術(shù) 種子、嫁接繁殖。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秋季播種。培育2年移栽,秋季落葉后至早春萌芽前,按行株距5m×5m開穴,穴底要平,施基肥1層,每穴栽種1株,填上踏實(shí),澆足水。嫁接繁殖,砧本選用杏播種的實(shí)生苗或山杏、李、梅、桃等幼苗。用切接或芽接法。培育1~2年,按上法移栽。幼苗期可以與蔬菜間作。
田間管理 每年冬季在植株附近開溝環(huán)施追肥,用人畜糞、過磷酸鈣、腐熟餅肥等。
|
采收加工 | 夏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鮮用或曬干備用,貯陰涼干燥處保管,防蛀。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級濕寒,味甜。
|
功效 | 生濕生寒,潤腸通便,清熱退燒,寒中除燒,軟堅(jiān)消痔,生津解渴。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根據(jù)病情食用或入制劑。本品可入泡劑、果醬劑、糖漿劑等制劑。
|
注意事項(xiàng) |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桃子代。
|
附方 | 1.治口渴,熱性傷寒 取適量杏子干,浸泡在適量開水中溶出藥味,待涼后服用。(《注醫(yī)典》)
2. 治膽液質(zhì)過盛,大便干結(jié),血液質(zhì)過剩 取適量杏子干,浸泡在適量開水中溶出藥昧,待涼后服用或煎湯內(nèi)服。
3.治膽液質(zhì)性傷寒 取適量新鮮杏子,食用適量后再飲用汗水和蜂蜜水催吐。(2、3方出自《藥物之園》)
|
制劑 | 木熱巴衣 蜜西米西 果漿 杏子3000g,水2000ml,砂糖2000g。杏子削皮去仁,切片,浸于水中煎煮至剩1000g水時(shí)濾出杏子,加入砂糖煎成黏糖,再加入濾出的杏子溫火煎成果醬即可。功能生濕生寒,潤腸通便,清熱退燒,寒中除燒,軟堅(jiān)消痔,生津解渴。主治干熱性或膽液質(zhì)性疾病,如大便干結(jié),膽液質(zhì)性發(fā)熱,胃脘燒熱,痔瘡腫痛,喉干口渴。內(nèi)服,每日3次,每次30ml,兒童減量食用。(《藥物之園》)
|
參考文獻(xiàn) |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