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Cheng lin shi
|
維藥名 | 優(yōu)里混梅維斯
|
別名 | 哥子馬祖、葛子馬祖《回回藥方三十六卷》,艾布里 合日法、改孜 馬再及《明凈詞典》。
|
考證 | 《藥物之園》載:“檉柳實,是檉柳的果實;原植物為小樹,高l~2丈,小枝柔軟,開展而下垂,葉細小,片狀,幼枝頂端花序組成圓錐花序,常下彎,花略小而密生,紅紫色或暗紫色,果實小,三棱,大小不一,具有沒食子氣味!备鶕(jù)上述維吾爾醫(yī)本草所述藥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檉柳實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檉柳科植物檉柳或同屬多種檉柳的果實。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檉柳 Tamarix chlnensis Lour.
灌木或小喬木,高3~6m。幼枝柔弱,開展而下垂,紅紫色或暗紫色。葉鱗片狀,鉆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mm,半貼生,背面有龍骨狀脊。每年開花2~3次。春季在前一年生小枝上側(cè)生總狀花序,花稍大而稀疏。夏、秋季在當(dāng)年生幼枝頂端形成總狀花序組成頂生大型圓錐花序,常下彎,花略小而密生,每朵花具一線狀鉆形的綠色小苞片;花5數(shù),粉紅色;萼片卵形;花瓣橢圓狀倒卵形,長約2mm;雄蕊著生于花盤裂片之間,長于花瓣;子房圓錐狀瓶形,花柱3,棍棒狀。蒴果長約35mm,3瓣裂。花期4~9月,果期6~10月。
喜生于河流沖積地、海濱、灘頭、潮濕鹽堿地和砂荒地。我國主產(chǎn)于新疆,亦產(chǎn)于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國外主產(chǎn)于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xué)特性 適應(yīng)性強,對氣候土壤要求不嚴,耐堿,耐旱。在黏壤土、砂質(zhì)壤土及河邊沖積土中均可生長,常栽于河邊、路邊、溝邊、庭院等處。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或扦插育苗繁殖。種子繁殖:3~4月播種育苗,行距15~18cm,開溝條播,覆土約1cm,苗高15cm時,按株距12cm間苗。春秋季時按行株距(1~2)m×1m,穴深1m移栽,栽后澆水。扦插有苗繁殖:在早春末發(fā)芽前,選2~3年生枝,剪成17~20cm長的插條。畦面按行距33cm開深15cm的橫溝,再按株距10cm把插條插入溝中,上端露出3cm左右,覆土壓實,保持土壤濕潤并適當(dāng)追肥。2年后移栽,宜在早春發(fā)芽前進行,按行株距1m×1m開穴,每穴栽種1株,成活后澆人畜糞水。
田間管理 移栽后,夏季應(yīng)松土除草,冬季施土雜肥。第2年夏、冬季再松土除草,追肥各1次。
|
采收加工 | 夏秋采收成熟的果序,曬干后打下果實,除去雜質(zhì)。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級干寒,味辛。
1.《藥物之園》:“三級干、二級寒!
2.《拜地依藥書》:“有人認為二級干、一級首熱。”
|
功效 | 生干寒,清熱止血,消炎解毒,止咳化痰,燥濕強肌,軟堅消腫,祛風(fēng)止癢。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5~7g。外用:適量?扇藴珓、糖漿劑、散劑、鼻吸劑、傷粉、洗劑、敷劑、軟膏、陰道檢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對頭部有害,矯正藥為蜂蜜、各種油類。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沒食子、石榴隔代。
|
附方 | 1.治脾臟生阻,脾臟腫大 取適量檉柳實,浸泡在適量水和葡萄醋中,用溫火煎煮成糊,外敷于脾區(qū)。
2.治食欲不振,筋肌虛弱,疲勞過多,胃濕過多 取適量檉柳實、檀香、艾葉,浸泡在適量水中,用溫火煎至剩下一半時,加入砂糖煎成黏糖漿,根據(jù)病情內(nèi)服適量。(1、2方出自《藥物之園》)
3.治鼻出血 取適量檉柳實,研成細粉,過羅,制成鼻聞劑,吸入鼻孔。
4.治肺病咳血,痢疾 取適量檉柳實,研成細粉,過羅,制成散劑沖服。
5.治創(chuàng)傷出血 取適量檉柳實,研成細粉,過羅,制成傷粉撒于患處。
6.治痔瘡出血,子宮出血 取適量檉柳實,用水煎成洗劑,沖洗下身。
7.治牙齒松動 取適量檉柳實,用水煎成洗漱口劑,漱口。
8.治白帶增多 取適量檉柳實,研成細粉,過羅,制成陰道栓塞入陰道。
9.治頭癬 取適量檉柳實,用火燒焦,與適量密陀增粉和酥油制成軟膏,涂于患處。(3~9方出自《拜地依藥書》)
|
制劑 | |
參考文獻 | |
維藥名出處 | 《藥物之園》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