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麻茹澤
|
漢語拼音 | ZIKUANG
|
拉丁名 | Butea monosperma(Lam.)Taub.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單籽紫鑛的種子。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中等喬木,高13~17m,樹干常直立或微彎曲,嫩枝被灰色或棕色絹狀短柔毛。三出復(fù)葉,小葉片硬革質(zhì),上面近無毛,下面具絲樣絹毛和明顯葉脈,頂生小葉較大,倒卵狀菱形,長寬達20cm,基部楔形或略圓,先端鈍或凹,側(cè)生小葉斜卵形,長10~15.5cm,寬7.5~12cm;托葉小,外彎,被短茸毛,小托葉鉆狀?偁罨ㄐ蛲ǔI跓o葉的果枝上,有分枝,并隨樹齡而長大;花較大而密集,猩紅色或橙紅色,常3朵生于膨大的節(jié),小花梗長約2.5cm,密被棕色茸毛;苞片線狀披針形,早落;萼片長1cm,密被暗褐色絨毛,萼齒急尖,上面2齒聯(lián)合,下面3齒三角形;花冠蝶狀,長5~7cm,橘紅色,密被銀色絨毛,旗瓣卵形,漸尖,龍骨瓣彎曲或呈半圓形,有緣。莢果為長矩形,扁而薄,氏12~22cm,寬3.5~5cm,厚2~4mm,膜質(zhì),被柔毛,上端具種子1,偶有2粒的,種子以下的果莢不開裂,基部驟狹為子房柄。種子扁腎形或瓜子形。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原產(chǎn)于印度、緬甸、斯里蘭卡。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300m以下村邊荒地、山坡。云南西南部栽培。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1~3月,果熟期5~6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待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打下種子,除凈雜質(zhì)。
|
藥用部位 | 以種子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紫鑛子呈扁平的腎形、卵形、類三角形,長2~4cm,寬1.5~3cm,厚約2mm,外表面暗紅褐色,有光澤,具脈紋及皺紋,或略平坦,有時部分殘存棕色膜狀的內(nèi)果皮,無光澤,偶有翼狀膜附于種子外側(cè)。種臍明顯,其內(nèi)側(cè)胚芽部位稍厚,種臍常凹入,位于種子略凹或平截的一邊之中部或略偏,有時可見長寬各約2mm的種柄。質(zhì)堅脆,易折斷;斷面淡黃白色,角質(zhì)狀,油性,種皮薄,可小片剝落,外層灰褐色,內(nèi)層淡黃棕色;子葉扁平,大型,葉狀,淡黃白色,易從兩子葉之間剝開。氣微,略具豆腥味,有不快感。 顯微鑒別:種子橫切面:外被棕色內(nèi)果皮,常為3層切向延長的薄壁細胞,有時缺。外種皮為1列整齊、黃棕色、壁稍厚的細胞,徑向35~45μm,切向20~25μm;內(nèi)種皮為具有分泌腔的薄壁組織,有時頹廢,有維管束通過,最內(nèi)1列細胞橢圓形,整齊。子葉的外表皮、內(nèi)表皮各為1列排列整齊的較小的薄壁細胞,內(nèi)部的基本組織為排列不甚規(guī)則、徑向延長的大型薄壁細胞,細胞內(nèi)含油滴、糊粉粒及草酸鈣棱晶、柱晶和簇晶。 粉末鑒別:淡黃色。薄壁細胞中有油滴;草酸鈣棱晶長37~48μm,寬11~22μm,尚有柱晶、簇晶;外種皮組織碎塊,表面觀多邊形,側(cè)面觀長方形。細胞外壁略增厚;有時見內(nèi)果皮組織碎塊,表面觀細胞多邊形,有橢圓形分泌腔及棕色分泌物。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種子驅(qū)蟲成分為紫鑛子內(nèi)酯(palasonin,C(16)H(22)O(6))0.025~0.03%,具兩個一COOH基及內(nèi)酯基,為單甲苯胺(monotoluidine)衍生物,其結(jié)構(gòu)式未完全弄清;其另一內(nèi)酯也被命名為palasonin(C(12)H(16)O(3))。紫鑛子又含正二十一烷酸-δ-內(nèi)酯0.0024%、酰亞肢α-苦杏精(α-amar-in)、β-谷甾醇、β-谷甾醇-β-ο-葡萄糖甙、蔗糖;另含脂肪油18%(其總脂酸中各脂酸含量%為亞油酸27.8、油酸21.8、軟脂酸19.3、山萮酸14、硬脂酸7.4、二十四烷酸6.2、花生酸1.8、十二烯酸1.7、肉豆蔻酸0.2)、蛋白質(zhì)19%、脂肪水解酶、蛋白水解酶。 紫鑛子還含一種紫鑛子蟲膠(palas seed lac),其中90%為軟樹脂;軟樹脂中有紫茉莉酸(jalaricacid),即殼腦酸shellolic acid,C(15)H(20)O(6))的酯甲、紫茉莉酸酯乙及蟲膠紫茉莉酸(laccijalaric acid);其硬樹脂組成的酸,含3分子桐油酸(aleuritic acid)、5分子紫茉莉酸、1分子蟲膠紫榮莉酸。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膏劑,丸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1.驅(qū)蟲作用:在試管內(nèi)印度10種民間驅(qū)蟲藥中,萬壽果、三葉無患子、紫鑛子及苦瓜四種的驅(qū)蛔效果均優(yōu)于哌嗪。在試管與在活體中紫鑛子內(nèi)酯均有良好的驅(qū)蛔作用紫鑛子內(nèi)酯鈉鹽及哌嗪鹽對驅(qū)蛔有效量分別為0.75~1mg/ml;分別用25mg/kg、20mg/kg對犬體內(nèi)犬弓蛔蟲具明顯對抗效果。紫鑛子以2%氨乙醇液浸漬過夜,制成苦味酸鹽沉淀,在陰離子交換劑分離得三種生物堿(共得約0.1%)的混合物,配成0.2%溶液,加入盛有Ringer-Locke氏液的試管中3小時,殺死全部人蛔。 2.抗生育活性:紫鑛子粉與紫鑛子的醇提取物能使部分大鼠與小鼠流產(chǎn);水與氯仿提取物則無效;醇提取物明顯抑制大鼠脫膜細胞反應(yīng),提示流產(chǎn)作用機制。紫鑛花與種子醇提取物均有抗生育作用,但無抗動情激素活性。 3.對心臟和神經(jīng)的作用與急性毒性:具驅(qū)蛔活性的生物堿鈉鹽1mg、哌嗪鹽5mg能引起離體灌注蛙心暫時停搏;并對蛙坐骨神經(jīng)顯示部分神經(jīng)肌肉阻斷作用;此兩種鹽類皮下用藥時小鼠LD(50)分別為7.5mg及20mg/kg。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犬,大鼠,小鼠,蛙。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微甘,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驅(qū)蟲,于黃水,止瘙癢。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生乃”病(蟲病)、黃水病、皮膚瘙癢。
|
用法用量 | 一次0.5~1.5g,一日2次,研粉吞服或配方用。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紫鑛子口服有不快氣味,常引起惡心及腹痛或致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yīng)。
|
選方 | 方一(七味齊當(dāng)嘎散):齊當(dāng)嘎、黃葵子各200g,紫鑛子、馬藺子、大蒜(燜煅)、結(jié)血蒿(燜煅)各100g。共研碎成細粉,再與另研成極細粉的麝香1g,混勻;治蛔蟲病、蟯蟲病、皮膚瘙癢,一次2~3g,空腹服;外用治蟯蟲,以棉球蘸藥粉,塞入肛門內(nèi);皮膚瘙癢則用藥粉調(diào)油擦患處。 方二(金剛消炎丸):訶子200g,巴夏嘎、紅花各150g,木香120g,齊當(dāng)嘎、紫鑛子、莪大廈各100g,天仙子80g,安息香75g。共粉碎成細粉,加入另研的麝香極細粉1g,混勻,水泛丸,丸重0.25g,陰干。消炎,止痛;用于鼻炎、中耳炎、牙痛及沙眼。一次4~6丸,于午飯后及睡前服一日2次。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月玉藥診》記載:麻茹澤干黃水,驅(qū)蟲。治黃水病、頭痛、皮膚病、蟲病!端牟酷t(yī)典》記載:麻茹澤驅(qū)蟲。治蟲病、頭痛。外用治皮膚瘙癢、皮膚疥瘡。《晶珠本草》記載:麻茹澤治蟲病!秷D鑒》記載:麻茹澤葉大,青色,莖細,花黃色,果實紅黃色如鼠肝,味苦甘,功效治蟲病;ɑ克{色,尖黃色,果實被毛,內(nèi)有種子五粒。《圖譜》中說:“麻茹澤形如女孩的陰核,種子色如鼠肝,紅色”。本品為紅、白兩種。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1.《唐本草》、《本草綱目》的紫鑛即今中藥材商品“紫草茸”(系依《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的名稱),今市商品通稱紫膠或蟲膠!侗静菥V目》紫鑛條集解欄誤以紫鑛樹所產(chǎn)紫鑛奇諾膠(亦作收斂劑、止血劑)為麒鱗竭(百合科龍血樹血竭)。
2.藏醫(yī)有用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的種子代用;內(nèi)蒙哲里木盟的蒙醫(yī)則用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的種子代用。
3.紫鑛樹為印度最主要的紫草茸(紫膠)蟲的寄生植物,所產(chǎn)膠塊亦大,但質(zhì)量不算很好,其種子是印度古老的驅(qū)蟲藥;又種子與檸檬汁共搗作皮膚發(fā)赤藥,并治水瘡疹;印度的印地語孟加拉語等多種土語均稱之為Palas,英語也叫Palas,故其驅(qū)蟲成分稱Palasonin。種子提制的紫鑛子蟲膠(非紫膠)可作乳劑的穩(wěn)定劑。紫鑛花、葉均入藥作收斂劑、利尿劑及催欲藥,又有制成泥置劑用于腫脹及瘡癤。莖皮亦作收斂劑。樹干自然或人工受傷后產(chǎn)的紫鑛奇諾膠在印、孟等國作為收斂,止血藥。
4.斑蝥素為中國發(fā)現(xiàn)的抗癌藥之一,本品種子合的紫鑛子內(nèi)酯(Plasanin,Peter氏式)為脫去一個甲基的斑蝥素,故本品對某些癌癥亦可能有治療作用。
|
網(wǎng) 名: | (必填項) |
評論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