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索瑪拉扎
|
漢語拼音 | MANTUOLUOZI
|
拉丁名 | Datura stramonium L.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茄科植物曼陀羅的干燥種子。
|
動植物形態(tài) | 草本或半灌木狀,高50~90(~120)cm,在幼時葉腋、葉背脈腋有短柔毛。莖粗狀,圓柱狀,淡綠色或帶綠色,基部稍木質化。葉片紙質廣卵形,長8~15cm,寬4~10cm,先端漸尖,基部不對稱楔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波狀淺裂,裂片頂端急尖,上面濃綠,下面淡綠,側脈3~5條;葉柄長3~5cm;▎紊谥Σ骈g或葉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狀,長4~5cm,筒部有5棱角,基部稍膨大,頂端緊圍花冠筒,5淺裂,裂片三角形,花后自近基部斷裂,宿存部分隨果實而增大,并向外反折;花冠漏斗狀,下半部帶綠色,上部白色或淡紫色,檐部5淺裂,裂片有短尖頭,長6~10cm,檐部直徑3~5cm,雄蕊5,花絲長約3cm,貼生于花冠筒內的中下部、上部分離,花藥卵圓形,長約4mm;子房密生柔毛,花柱長約6cm,蒴果卵狀,直立,長3~4cm,直徑2~4cm,表面生有堅硬針刺或有時近平滑,果熟時4瓣裂。種子卵圓形,稍扁,長約4mm,黑色。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全國均有分布;世界各大洲也有。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宅旁、林緣荒地、路旁。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7~8月,果期8~9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果實成熟時割下,曬干,打碾,除凈雜質。
|
藥用部位 | 以干燥種子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呈扁壓三角形,長約4mm,淡褐色至黑色,表面光滑,中央稍下陷,一側有白色珠柄。味微苦、澀,氣淡。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曼陀羅的藥理作用主要由所含的莨菪堿(其消旋品為阿托品較穩(wěn)定)及東莨菪堿而來。 1.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對大腦以抑制作用為主,隨著劑量加大,脊髓的興奮作用更為明顯。此外尚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和增強其他鎮(zhèn)痛藥的作用。曼陀羅的麻醉作用可能與所含的東莨菪堿有關。 2.對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對人或犬均有強烈的呼吸興奮作用。 3.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作用:經(jīng)動物(犬)試驗能使心率顯著加快,但對血壓影響不大。當劑量加大至能使動物出現(xiàn)強烈驚厥時,血壓才呈現(xiàn)短暫下降。 4.麻醉作用:認為本品與草烏制劑同用,可能會增強麻醉作用,并能互相抵消其副作用,如草烏生物堿之毒性表現(xiàn)中,有許多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現(xiàn)象(如流涎、出汗、腹瀉等)均可為曼陀羅制劑所對抗。 5.周圍作用:東莨菪堿能阻斷毒蕈堿型乙酰膽堿受體,有散瞳,麻醉眼調節(jié)及抑制腺體分泌作用,但對心臟迷走神經(jīng)的作用較弱。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犬。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曼陀羅子,羊躑躅。
|
藥性 | 微苦、微辛,溫;有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解毒,干黃水。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麻風病、皮膚病、燒傷、黃水病。
|
用法用量 | 單用或配方,外用或內服。每次2~3g。
|
用藥忌宜 | 內服慎用,劑量不宜過大。體弱者、孕婦禁內服。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曼陀羅子30g,羊躑躅120g。研細。治黃水病。一次1g,一日3次,15天為一療程。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本種包括了通常一些文獻中所記載的三個種,其區(qū)別如下:
1.果實表面有堅硬針刺。
2.紅白色;莖枝淡綠色--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 L.
2.花紫色;莖枝帶紫色--紫花曼陀羅D.tatula L.
1.果實表面無針刺;花白色--無刺曼陀羅D.inermis Jacq.根據(jù)植物分類學家對本屬的草本種類進行的全面實驗分類學研究證明:花白色或紫色;果實表面有刺或無刺,這只是一對基因顯性和隱性不同,在遺傳上是不穩(wěn)定的,在進化上也是無意義的。事實上,在自然界這些類型也是變異的,在同一地區(qū)可以見到花紫色,果有刺或無刺者均有。因此這三種實為一個自然種,所以取其最早的名稱Datura stramonium L.青海地區(qū)部分藏醫(yī)曾用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種子作本品入藥,是否合理,有待業(yè)一步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