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吾多
|
漢語拼音 | JIANHUAN
|
拉丁名 | Trona.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堿花為硫酸鹽類蘇打石水堿族礦物天然堿。
|
動植物形態(tài) |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產(chǎn)于西藏、青海、內(nèi)蒙古、山東等地。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在咸水湖邊生成,純凈者為湖相化學沉積產(chǎn)物。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全年均可采取,干燥即得。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屬單斜晶系。呈玻璃狀、纖維狀、柱狀,或不規(guī)則堆積塊狀。白色微黃或黃綠色。質(zhì)較輕。條痕白色,斷面不平整。以白色、微黃色、透光至半透明、質(zhì)輕者為佳。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理化鑒別: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顯堿性,顯鈉鹽、碳酸鹽的鑒別反應。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丸劑,散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咸,性平,微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用于胃病,消化不良,瘡瘍。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0.6~1.8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方一:堿花木香丸:堿花100g,硼砂50g,寒水石(制)75g,藏木香50g,光明鹽25g,山柰50g,鷲糞40g,余甘子125g,木香75g,石榴子100g,蓽茇25g,哇夏嘎60g,小豆蔻25g。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健胃消石,順氣止痛。用于紫痰病引起的胃腸脹痛,飯后疼痛加劇。噯氣,嘔吐,腹部絞痛等。一次3~4丸,一日2~3次,每丸重0.5g。 方二:加味白藥丸:堿花150g,硼砂80g,寒水石(制)100,藏木香100g,光明鹽30g,山柰50g,鷲糞50g。以上七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昆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健胃消石。用于消化不良,胃腹脹痛,腸鳴,食欲不振等。一次3丸,一日2一3次,每10丸重5g。 方三:白脈外用散:姜黃150g,麝香0.7g,肉豆蔻50g,葛縷子139g,甘松80g,山柰100g,石棉50g,花椒50g,甘草70g,堿花75g,藏菖蒲70g,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外,其余粉碎成細粉,過篩,加入麝香,混勻,即得,舒筋活血。用于癱瘓、外傷引起的麻木疼痛、扭傷等。用油脂配成油膏。涂患處。每日2~3次。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據(jù)《晶珠本草》記述:“堿花治腐爛,助消化”!度缫鈱殬洹分姓f:“堿花助消化,治痰引起的胃脹、蟲病、中毒樣病!弊屸x多吉說:“堿花下瀉諸病。”本品南北處皆產(chǎn),色白如石灰華,性重,味苦、甘、咸者為藥堿,質(zhì)佳。味辛、酸者為鹽堿,質(zhì)劣。無論何處所產(chǎn),帶有上色時,均需洗溶。
|
藥物應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