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德德
|
漢語拼音 | HEBEIDIYA
|
拉丁名 | Podoces humilis Hume.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hù)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鴉科動物褐背地鴉的肉、血、蛋。
|
動植物形態(tài) | 為鴉科鳥類中體型最小的鳥。額至頭頂褐色而具沙棕色羽緣,上體沙褐色,頸部污白色。翅覆羽褐色,羽緣沙褐,與背色相似;飛羽褐色而具淡色羽緣。下體沙灰白色,尾下覆羽和尾羽下表亦然,腹部中央近白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具棕黃色羽緣,外側(cè)尾羽近白色。嘴形尖細(xì),呈黑褐色,跗蹠、趾和爪黑色。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肅、新疆、四川等省區(qū)。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棲息于高原地區(qū)草原、荒漠的鴉科鳥類,大都棲居在兔、鼠遺棄的洞穴之中;飛行力較弱,在草原地面上活動覓食。以草原毛蟲、(蟲甲)蟲等昆蟲為食。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捕殺后,取血,除去內(nèi)臟,羽毛,洗凈。取肉,鮮用或晾干,搗細(xì);血,鮮用或煮熟、曬干,研細(xì);撿蛋,鮮用或煮熟,去殼剖開,曬干,研細(xì)。
|
藥用部位 | 以肉、血、蛋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jià) | |
實(shí)驗(yàn)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
歸經(jīng) | |
功效 |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肉:治神經(jīng)麻痹、抽風(fēng)、病后啞巴。
血:治中風(fēng)、暗啞。
蛋:同上。
|
用法用量 | 配方用。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述:褐背地鴉又稱扎達(dá)巴達(dá)嘎,藏人稱尕根,其肉和血、蛋治療中風(fēng)、暗啞。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