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生理學甲狀腺及甲狀腺激素 | |||||
來源:醫(yī)學全在線 更新:2007-8-24 醫(yī)學論壇 | |||||
在甲狀腺腺泡之間和腺泡上皮細胞之間有濾泡旁細胞,又稱C細胞,分泌降鈣素。 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代謝 甲狀腺激素主要有甲狀腺素,又稱甲碘甲腺原氨酸(thyroxine,3,5,3‘,5’-tetraiodotyyronine,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兩種,它們都是酷氨酸碘化物。另外,甲狀腺也可合成極少量的逆-T3(3,3’,5‘-T3或reverse T3,rT3),它不具有甲狀腺激素有生物活性(圖11-8)。
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原料有碘和甲狀腺球蛋白,在甲狀腺球蛋白的酪氨酸殘基上發(fā)生碘化,并合成甲狀腺激素。人每天從食物中大約攝碘100-200μɡ,占合身碘量的90%.因此,甲狀腺與碘代謝的關系極為密切。 在胚胎期11-12周,胎兒甲狀腺開始有合成甲狀腺激素的能力,到13-14周在胎兒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的刺激下,甲狀腺加強激素的分泌,這對胎兒腦的發(fā)育起著關鍵作用,因為母體的甲狀腺激素進入胎兒體內的量很少。醫(yī).學全.在.線網站f1411.cn 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過程包括三步: (一)甲狀腺腺泡聚碘 由腸吸收的碘,以I-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濃度為250μg/L,而μg/L內I-濃度比血液高20-25倍,加上甲狀腺上皮細胞膜靜息電位為-50mV,因此,I-從血液轉運進入甲狀腺上皮細胞內,必須逆著電化學梯度面進行主動轉運,并消耗能量。在甲狀腺腺泡上皮細胞在底面的膜上,可能存在I-轉運蛋白,它依賴Na+-K+-ATP酶活動提供能量來完全I-的主動轉運,因為用哇巴因抑制ATP酶,則聚碘作用立即發(fā)生障礙。有一些離子,如過氯酸鹽的COO4-、硫氰桎鹵的SCN-Gn I-競爭轉運機制,因此能抑制甲狀腺的聚碘作用。摘除垂體可降低聚碘能力,而給予TSH則促進聚碘。用同位素(Na131I)示蹤法觀察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攝取,在正常情況下有20%-30%的碘被甲狀腺攝取,臨床常用攝取放射性碘的能力來檢查與判斷甲狀腺的功能狀態(tài)。 (二)I-的活化 攝入腺泡上皮細胞的I-,在過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活化,活化的部位在腺泡上皮細胞項端質膜微絨毛與腺泡腔交界處(圖11-9)。活化過程的本質,尚未確定,可能是由I-變成I2或I0.或是與過氧化酶形成某種復合物。
TPO:過氧化酶 TG:甲狀球蛋白 I-的活化是碘得以取代酪氨酸殘基上氫原子的先決條件。如先天缺乏過剩,I-不以活化,將使甲狀腺激素有合成發(fā)生障礙。 |
|||||
文章錄入:凌云 責任編輯:凌云 | |||||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無關,請遵守相關法律 |
評論加載中...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RSS導航頁面 |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