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我更不能贊成這么一種觀點,說中華文化是和諧文化,馬克思主義是斗爭哲學,現(xiàn)在就是要用中華和諧文化來取代馬克思主義的斗爭哲學。我認為用黨中央提出的和諧社會理論來反對其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很荒唐的
這種觀點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新編》第81章“總結”中就講過了,我在《全面評價馮友蘭》一文中曾明確表示不贊成這種觀點。現(xiàn)在發(fā)表這種議論的人更多了,以所謂“斗爭哲學”來否定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科學性與真理性。我在那篇文章中指出,馬克思本人就對辯證法的實質作過精辟的論述:“兩個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爭以及融合成一個新范疇,就是辯證運動的實質!瘪R克思明明講辯證法包括“共存”、“斗爭”、“融合”三項內容,怎能把它歪曲成只講“斗爭”的斗爭哲學呢?列寧也強調辯證法是“研究對立面怎樣才能夠同一,是怎樣(怎樣成為)同一的——在什么條件下它們是相互轉化而同一的”學說,在他看來,發(fā)展就是對立面的統(tǒng)一。正確理解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既包含著差異、矛盾、對立、斗爭等要素,也包含著依存(共存)、和諧、平衡、融合、轉化等內容,它是斗爭性和同一性兩個方面的辯證統(tǒng)一。和諧是同一性的重要內容,它是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即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題中應有之義。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中西傳統(tǒng)辯證法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中華和諧文化中的合理內容自然也可以為這種最全面的發(fā)展學說提供有價值的思想資源。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諧文化的理論,就是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發(fā)展觀,又繼承和發(fā)展了“和而不同”的民族哲學智慧,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醫(yī)學全在線網(wǎng)站www.med126.com
現(xiàn)在有人說中央提倡和諧文化就是向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回歸,是用儒家的和諧文化來取代馬克思主義的斗爭哲學,并且把“仁政”、“禪讓”、“民本主義”等一頂頂“儒化”的帽子加在黨中央領導人的頭上。這是有意模糊事物本質的胡亂表象聯(lián)系,是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極大歪曲。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明確地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fā)提出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薄稕Q定》還強調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有四項,第一項就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同時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內容。我們要建設的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的和諧文化,怎能用儒學來取代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地位,搞核心價值體系的錯位呢?
中國傳統(tǒng)和諧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是什么?拿“禮之用,和為貴”的儒家文化來說,禮是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的一套社會生活規(guī)范和行為道德規(guī)范,其更深層的核心價值觀念是“仁”,形成了“以仁為魂,以禮為體,以和為用”的文化價值體系,主要表現(xiàn)為“三綱六紀”等社會倫常要求。這一套文化價值體系,從精神、觀念的層面維護了兩千多年的包括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在內的封建統(tǒng)治秩序。
我們黨在今天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文化的理論,就核心價值體系而言,與中國傳統(tǒng)和諧文化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區(qū)別就在于指導思想不同,社會建設的目標不同,所服務和維護的社會制度不同,包括榮辱觀在內的價值觀念不同,還有時代精神不同,等等。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需要從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有價值的思想資源和得到歷史的借鑒,但是決不能在核心價值體系上丟掉自己的根本,不能搞歷史的錯位。回歸儒家文化之說實際上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否定。(方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