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醫(yī)學部 復旦大學醫(yī)學院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 中國醫(yī)科大學 武漢大學醫(yī)學院 重慶醫(yī)科大學 首都醫(yī)科大學 河北醫(yī)科大學 山東大學醫(yī)學院 查看110所醫(yī)學院校
全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蘇|安徽|山東|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廣東|河南|四川|重慶|遼寧
更多>>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醫(yī)學考研 > 西醫(yī)綜合 > 西醫(yī)復習 > 正文:第6版教材新增知識點---病理學部分3
    

第6版教材新增知識點---病理學部分3

更新時間:2006/10/20 醫(yī)學考研論壇 在線題庫 評論


    2、組織損傷機制
    SLE的組織損傷與自身抗體的存在有關,多數內臟病變?yōu)槊庖邚秃衔?所介導(111型變態(tài)反應),其中主要為DNA一抗DNA復合物所致的血管和腎小球病變;其次為特異性抗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自身抗體,經n型變態(tài)反應導致相應血細胞的損傷和溶解,引起全血細胞減少(pancytopenia)?购丝贵w并無細胞毒性,但能攻擊變性或胞膜受損的細胞,一旦它與細胞核接觸,即可使細胞核腫脹,呈均質一片,并被擠出胞體,形成狼瘡小體(蘇木精小體),為診斷SLE的特征性依據。狼瘡小體對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有趨化作用,在補體存在時可促進細胞的吞噬作用。吞噬了狼瘡小體的細胞稱狼瘡細胞。
    3、病理變化
    SLE的病變多種多樣,然而其中除狼瘡細胞外,并無其他特異性改變。急性壞死性小動脈、細動脈炎是本病的基本病變,幾乎存在于所有患者并累及全身各器官。活動期病變以纖維素樣壞死為主。慢性期血管壁纖維化明顯,管腔狹窄,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伴
水腫及基質增加。
    (1)皮膚
    約80%的SLE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以面部蝶形紅斑最為典型,亦可累及軀干和四肢。鏡下,表皮常有萎縮、角化過度、毛囊角質栓形成、基底細胞液化,表皮和真皮交界處水腫,基底膜、小動脈壁和真皮的膠原纖維可發(fā)生纖維素樣壞死,血管周圍常有淋巴
細胞浸潤,免疫熒光證實真皮與表皮交界處有IgG, IgM及C3的沉積,形成顆粒或團塊狀的熒光帶即“狼瘡帶”,對本病有診斷意義。
    (2)腎
    約60%的SLE患者出現(xiàn)以狼瘡性腎炎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腎損害。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的各種組織學類型在狼瘡性腎炎時均可出現(xiàn),但以系膜增生型(10%一15%)、局灶型(10%-15%)、膜型(10%一20%)和彌漫增生型(40%一50%)常見,晚期可發(fā)展為硬化性腎小球腎炎。其中彌漫增生型狼瘡性腎炎中內皮下大量免疫復合物的沉積,是SLE急性期的特征性病變(圖10-1)。蘇木精小體的出現(xiàn)有明確的診斷意義。腎功能衰竭是SLE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3)心
    約半數病例有心臟受累,心瓣膜非細菌性擾贅性心內膜炎(nonbacterial verrucous endocarditis)最為典型,贅生物常累及二尖瓣或三尖瓣。
    (4)關節(jié)
    95%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關節(jié)受累。表現(xiàn)為滑膜充血水腫,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浸潤,緊接上皮處淺表部位的結締組織內可出現(xiàn)灶性纖維素樣壞死。
    (5)脾
    體積略增大,濾泡增生常見。紅髓中出現(xiàn)多量漿細胞。最突出的變化是小動脈周圍纖維化,形成洋蔥皮樣結構。此外,可出現(xiàn)肺纖維化和肝匯管區(qū)非特異性炎癥。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